今年是长沙民进成立六十周年,也是我加入民进第二十四个年头,作为一个在长沙民进成长起来的“老同志”,我想把祝福送给组织,亦想把自己的成长经历与会内同仁共享共勉。
加入民进,一生无悔选择
我选择加入民进,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1995年我在市直机关工作,8月底从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培训回来,9月初怀着一颗追求民主的初心,我主动找到当时位于苏家巷2号的市民主党派办公大楼,想更多地了解并走近民主党派。一开始我拜访的并不是民进市委。第一站接待我的是某民主党派办公室人员,他告诉我领导不在,要我改日再来。第二站接待我的是另一个民主党派的组织部长(当时民主党派的部门叫部),他是一名中共党员。我第三站找到民进市委,接待我的是民进市委的肖舸大姐,她非常热情地向我介绍民进的历史,特别是一些文化名人,我顿时觉得民进就是那个我正在寻找并想要追随一生的民主党派组织,我迫切地希望尽快加入这个组织。当我介绍了自己的来意和个人情况后,肖舸大姐立马将我引荐给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张运胜同志。由于我是当年第一个自荐加入的硕士(当年我是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硕士),湖湘文化主要创始人张栻的后人,且在市直机关工作,他们听后非常满意,当即表态将以最快的速度吸收我入会。后来我得知9月15日我就被批准入会,介绍人正是张运胜专职副主委和肖舸部长。屈指算来,至今我已有二十三年会龄,回想当年入会情景,一切仍历历在目,一路走来,但愿没有辜负民进组织和介绍人当初对我的期望。
创建支部,不负组织重托
加入民进组织后,我作为市委会直接联系会员,迅速在民进大家庭里成长。1997年底,时任民进市委专职副主委罗绍亮同志找我谈话,开门见山就说,根据民进组织当时的发展情况,需要在界别方面有所突破,决定成立综合支部,由我负责组建。当时我才入会两年多,要担负起这样开创性的工作确实心中没底,但组织的信任让我没有过多犹豫,当即表态:按照市委会的指示,争取尽快落实。在市委会的全力支持下,1998年3月16日,民进长沙市综合支部正式成立,由当时市委会直接联系的15名会员组成,选举沈亚强同志(他当时从株洲市委转到长沙市委,两年后转到省直支部)担任支部主委,高智麟同志和我担任支部委员。从此,长沙民进开始打破以中小学教师占绝对比重的局面,经济、科技、医卫、文化等其他界别人士相继加入。让我为之自豪的是,综合支部没有辜负民进市委的厚望,迅速成长为长沙民进发展最快、凝聚力最强、参政议政成绩最突出的一个基层支部,并在历次评先中一路领 先,2014年被民进中央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组织,我也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随着支部不断发展壮大,2001年综合支部更名为综合总支,2005年、2007年先后从总支独立出医卫支部、文化支部。直至今天,综合总支仍然是长沙民进人数最多、最 具活力和影响力、行业分布最广的一个基层组织。我从1999年至2015年,一直担任综合总支主委。虽然如今已经把接力棒交给了更年轻一代,但我一直为创建了综合总支这个强大的基层组织而深感自豪,这也是我自认为对组织最大的回报。无论经历什么变化,无论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把自己视为综合总支的一份子。
参政履职,尽显家国情怀
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是一个幸运者,组织给予了我很多职务和荣誉:我曾先后任民进长沙市第九届市委常委,第十、十一届市委副主委。更重要的是,我有机会直接履行民主党派最主要的职能——参政议政。1997年12月26日,我有幸被推荐担任长沙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从此开启了我的参政议政之路。此后我连续三届担任长沙市政协委员,十五年间我没有辜负组织的厚望,“斩获”了市政协委员的所有荣誉:十佳委员、优秀委员、优秀提案、优秀调研成果等。特别是任第十届政协常委期间,我连续获得13个优秀提案奖,几乎每年都有一份个人提案、一份由我执笔的集体提案获奖,还有市政府年度重奖。以致后来市政协主席批准,凡是我的个人提案每年评选哪件为优秀由我自己决定。特别是社情民意工作,我不仅连续六年名列长沙市第一,而且遥遥领 先第二名,甚至有一年个人完成省级以上被采纳的信息,占全市一半以上。在长沙市政协,我也因此获得了“提案大户”、“获奖大户”、“社情民意大户”等美誉。虽然如今我早已不再担任市政协委员,但仍时常受邀到许多省内外高校、政协组织、民主党派机关讲授社情民意工作的经验。
2013年1月,我当选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兼省人大法制委委员。五年的省人大代表履职,我丝毫不敢懈怠。我是提出“湘江新区”概念的第一人,得到当时省主要领导徐守盛、杜家豪同志亲自批示,并最终促成了湘江新区落户长沙。我提出关于解决全省国有企业子弟学校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建议,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使这个上访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彻底得到解决,老师们送给我“人们的好代表,百姓的知心人”的锦旗表示感谢。我提出的关于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监管的建议,已经正式成为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审议内容之一,比全国领 先四年实施。五年来,我负责制定的法规都一次性高票通过并顺利实施。2015年,我当选为湖南省第一届立法研究会副会长,并多次参加中央领导来湘的重大调研和座谈会,充分发挥一名党外高级知识分子的作用。
尽管这些年来我为长沙民进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但我深知,这些成绩都是民进组织带给我的,使我有机会有平台去实现个人的梦想;同时也是广大会员朋友对我的关怀厚爱,促使我不断成长进步,个人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2005年,我有幸成为长沙民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经济学研究员(时年不到40岁)。2018年,我被民进中央任命为第十四届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被民进湖南省委任命为第八届省委会经济科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这都是在长沙民进基础上创造的新的履职平台。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我曾经对综合总支的同志们说,入会后要经常想想三个问题:“我为什么加入民进”、“我为民进干了些什么”、“我还能为民进干些什么”。加入民进不是索取而是奉献,这是我加入民进的初心,我也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永远把自己当成长沙民进的普通一份子。如今,我在长沙民进的所有任职可能已经结束,工作重心转到民进中央和省委会的参政履职,但是作为长沙民进培养、成长、成才的我,依然时刻准备着接受组织的新任务。“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长存报国心”,不忘这份初心,方得终始如一,谨以此与同仁共勉。
(作者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民进湖南省委经济科技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直属工委综合总支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