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国的医务工作者们将迎来第一个“中国医师节”,他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长沙民进会内有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有一支民进的专家团队,他们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数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中体现他们的医者仁心。会员陶礼华就是这众多医务工作者中的一位代表。
陶礼华,主任医师,教授,耳鼻喉科主任,湖南省听力专家组核心成员。毕业于中南大学临床医疗专业。从事儿童耳鼻咽喉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先后在北京儿童医院、武汉儿童医院研修;撰写并发表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耳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与颌面骨发育的相关性研究》《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前术后血气分析》《小儿呼吸道异物并发肺部感染的细菌学特点》等10余篇专业论文;参与撰写《儿科罕见疑难危重症的成功救治》《儿童变态反应学》;担任《儿童呼吸道异物的紧急救治》副主编。主持临床科研课题和多项新技术。
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守在临床第一线,摸爬滚打了30年,见证了湖南省儿童医院开业、起步、创新、飞跃的辉煌历程,把青春、理想融入其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赢得了医院领导、同事和病人们的信任。作为一个儿科医生,她把解除孩子的病痛作为义务,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个母亲,她深深懂得热爱孩子的拳拳之心,理解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孩子的任何闪失都会让整个家庭痛不欲生。
记得1991年的春节,天气特别寒冷,刚好是她值一线班,半夜里来了一个气管卡瓜子的乡下孩子,小脸憋得发乌,那个紧急时刻她不顾一切,冲到急诊室毫不犹豫地跪在孩子身边,口对口做人工呼吸,配合默契的同事快速推来抢救物品,由于她的努力,赢得了宝贵的急救时间,她和同事从死神手里救回了一个宝贝,孩子的父母激动得满面热泪,拿着她的手,口里不停的说谢谢医生。正是这种爱孩子、爱专业的精神支持着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1世纪初期,经过民主测评、择优竞聘,同时领导信任、群众拥护,陶礼华担任科室的部门负责人。这个时候,她想着光做好个人的本职工作远远不够,必须和大家一起前行,做好临床、科研和教学三大方面的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她协助五官中心主任开展工作,主办了小儿呼吸道异物新进展、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等10多期国家级继教班。带领科室人员开展了人工耳蜗、鼾症、中耳炎、唇腭裂、耳畸形、喉气管狭窄等特色专科工作,获得了大家的好评。2008年,她还积极参与湖南省儿童医院组织策划的“微笑天使西藏行”爱心活动,为西藏地区的100名唇腭裂孩子免费治疗,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支持,志愿服务者共计1000余人次。她带领所在的科室负责具体手术治疗,为了让孩子能够手术圆满顺利,她们先后7次入藏,走遍西藏昌都、林芝、拉萨山南、那曲、日喀则6个地区,努力克服高原反应,每一个人都觉得“被需要是一种快乐”。最终,医院为“微笑天使西藏行”爱心项目投入了150余万元,历尽千难万险,行程6万6千公里,为西藏3个月到18岁的孩子分5批顺利完成手术,其中,76名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完成手术,24名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完成手术,手术全部圆满顺利,孩子们康复良好。
30年的平凡日子里 陶礼华作为千千万万医务工作者的普通一员,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组织精心教育和培养她,让她从一个走出校门的医学生逐步成长为主治医师、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她所在的科室多次获得先进集体、卫计委创新型芙蓉标兵岗等,她个人先后获得“芙蓉百岗明星”、专科建设专题汇报奖、“学科社会影响力”十佳好大夫奖、优秀教师、优秀民进会员等荣誉,这一切让她充满了感恩。作为一名民进会员,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恪守自己“认认真真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座右铭,常怀医者仁心,努力双岗建功,为社会作贡献,为组织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