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学习热情高胜火。7月14日,刚放暑假,民进雨花区工委雅礼中学支部就组织会员们奔赴湘东革命老区开展了暑假例行的学习调研活动。
罗霄山脉一侧的攸县、茶陵、炎陵等地是一片红色热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这里毗邻井冈山,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1938年2月湘粤赣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炎陵县(原酃县)等地经历了井冈山苏区、湘赣苏区、三年游击战争等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见证了许多革命史上的许多大事件,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和纪念地,是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好去处。
学习调研团一行重点参观了毛泽东、朱德首次会面旧址——炎陵县十都镇(原名十都墟)万寿宫和红军标语博物馆。1928年4月18日,在十都墟的万寿宫,两位伟人就两军会师、整队整编和根据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商讨,并决定近日在宁冈举行会师大会。红军标语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红军标语专题博物馆。炎陵县是全国目前遗存红军标语最多的县之一。这些红军标语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口号标语,又有对联、打油诗,甚至漫画,其中有部分标语还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拟定的,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看着这些抢救保护下来的残存标语,仿佛看到当年革命轰轰烈烈的情境,革命战士在浴血奋战的同时,积极宣传发动群众、激励军心、瓦解敌人。我们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这些标语就是我党我军早期宣传实践活动的体现,也是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奋斗精神以及伟大实践的生动见证。
老师不忘本行、心系教育,到当地学校学习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事先支部就联系好了炎陵一中,一行人一到学校就受到曹燕副校长等人的热情接待。曹校长带领大家一边参观校园,一边给大家介绍学校的历史渊源、学校现状、办学情况、面临问题等。学校依山而建,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环境优美,独具特色。大家就校园文化建设、新高考及课程改革、学生管理、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这里有炎帝陵,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就因为尝百草而中毒长眠于此;有历史悠久的洣泉书院、梅冈书院;万山丛中有地质奇观白龙洞和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有山高谷深、风景优美的神龙谷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地方特产攸县豆腐、炎陵黄桃等。学习调研团一行还拜谒了炎帝陵,参观了白龙洞、天生桥、神龙谷等景点。一路上看到老区人民在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勤劳奋斗、乐观自信的身影,看到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红色旅游兼乡村休闲旅游热闹兴旺的场景,红色热土生机焕发,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家也倍感欣喜、振奋。
一行24人,年纪最大的81岁了,但三天的走访参观、交流学习,一个也没落下。大家热情高涨,克服困难,团结互助,一路扶持,圆满完成了学习考察任务。整个活动内容充实,重点突出,又丰富多彩,大家都感到这次活动很有意义,很有收获,是一次令人回味的红色之旅、人文之旅、生态之旅、学习之旅。
民进雅礼中学支部结合学校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把暑假的学习考察交流作为一项例行常规活动和全年工作的重头戏,在学校党委的指导、支持下,每年提前规划,重点选取老少边穷地区作为目的地,联系一两所薄弱学校,群策群力,精心组织,落实到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支部先后组织了赴平江、汨罗、浏阳、凤凰、芷江、溆浦、江永、江华、资兴、攸县、炎陵等地的暑期参观学习交流活动,会员们积极性高,参与面广。这些形成传统的系列活动体现了民进人的使命、责任和担当,同时在加强会员自我教育、加强支部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扶助薄弱学校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