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长沙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的《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8月11日,民进天心区工委长郡中学支部赴望城铜官古镇开展调研。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直到宋代开始销声匿迹,为历史所尘封,前后经历了200多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古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支点之一,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物已过万件。铜官街是一条文化商业街区,整条铜官路全是各式陶器瓷器商店,有量产作坊,也有精品陶器商店。商店展示的70余种精美作品,有壶、瓶、杯、盘、碗、碟、砚、盂、坛、薰炉、脉枕、还有人物、动物造型艺术品,造型富有变化多姿,栩栩如生。
调研中,考察组与百年老字号的小管家进行了交流, 这是一位才30出头的年轻人,从祖代到他这一辈家里四代都在铜官制陶,曾祖父是在国有企业研究所研究泥塑,祖父是做大型佛像修复(文革时期毁坏很多寺庙),父亲从事泥塑,学习仿古陶,小管家大学期间就开起来自己的工作室制作原创茶器,现在一家人还是在继承者祖辈传统。作为土生土长的铜官人,他希望铜官要走出自己本土的文化旅游特色,加快配套设施建设,让高、中、低档的产品都有出口。交谈中考察组感受到铜官年轻传人迫切希望有一条内联外通的信息网络,可以根据市场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通过品牌宣传和推介打开国内国际市场。
考察组成员深有感慨地说:一千多年前,铜官作为“世界陶瓷釉下彩发源地”“海上陶瓷之路源点”屹立于世,打开了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窗口。时至今日,千年窑火绵延不绝,代代相传。如今,更是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规划的重要节点。目前,我市出台了《湘江古镇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将古镇群建设成为中国最具魅力的湖湘文化产业基地,铜官应以此为契机,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程。
调研会上,支部主委董凰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多来的活动,总结表彰了会员在“两学一助”活动中做出的成绩。范柏槐老师的“国学讲坛系列讲座”,江荣光老师的“长郡百年历史名人故事小传”讲座,都将作为支部特色推向会市委,大家一致表示,今后,民进长郡支部将精诚团结,积极协助会市委开展工作,为再创民进辉煌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