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至6月,民进长沙市委“浏阳河流域旅游开发”课题调研组在长沙市旅游局、长沙市文化局、芙蓉区政协、浏阳市旅游局等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协助下,对浏阳河流域的浏阳市、长沙县、雨花区、芙蓉区、开福区等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三区一县一市的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调阅了长沙市和课题所涉及的县市区的相关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和各种规划,以及各景点近几年来的营销思路与工作总结。通过此次调研,对浏阳河流域旅游开发的现状有了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位的了解,弄清了浏阳河流域旅游开发的基本情况与许多重要问题。
一、调研形式
此次调研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一是普遍调查:(1)走访了大围山景区、古风洞、高坪、长沙县农家乐、芙蓉区浏阳河风光带规划区、世界之窗、海底世界与新河三角洲建设工地等景区;(2)分别召开了大围山景区经营者、浏阳市旅游局及相关部门和景区经营者、芙蓉区政协和旅游局负责人参加的三个座谈会;(3)对浏阳市、芙蓉区、开福区三地的旅游景点进行了考察。二是重点调查:(1)对大围山景区从客源情况、购物情况、营销情况、规划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2)对浏阳土特产城的产品结构、客源情况、竞争状况、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三是抽样调查:(1)对长沙中国国际旅行社、新康辉旅行社的部分导游与游客,进行了针对浏阳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抽样调查;
(2)对华语旅游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御风行户外俱乐部、金鹰俱乐部、光大俱乐部的部分领队与自驾友,进行了针对浏阳河流域旅游开发的抽样调查。
二、基本情况与相关分析
(一)浏阳河流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1、浏阳河流域概况:浏阳河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的大围山北麓,有大溪河和小溪河两个源流。全长共222公里,流域面积3211平方公里,流经浏阳市、长沙县、芙蓉区、雨花区、开福区等县市区。浏阳河源头至大溪河小溪河交汇处——杨潭乡(现高坪乡)双江口河段为上游;双江口至镇头市河段为中游;浏阳河下游自镇头市起始,最后在长沙市的陈家屋场注入湘江。浏阳河上游,河谷切割深、穿林涉涧、飞瀑珠帘、幽林深壑、河水碧透;浏阳河中游,浏水九曲潆洄、浪卷千堆、姿态婀娜、两岸翠屏、风光旖旎;浏阳河下游,河道宽阔舒缓、田畴沙洲、稻香四溢、波光粼粼、水绿鱼肥。山丘水流,构成一幅极具画感的立体图画。其地形地貌之美,曾被一外国旅行家冠称为“东方的小瑞士”。
2、浏阳河流域主要旅游景区概况:浏阳市境内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周洛风景、道吾山、浏阳湖、古风洞、石霜寺、天马山、浏阳文庙、胡耀邦故居、谭嗣同纪念馆等旅游景区;长沙县境内有黄兴故居和成系列的农家乐资源;雨花区境内有农业产业园;芙蓉区境内有规划中的浏阳河风光带、隆平高科园与马王堆;开福区境内有月岛公园、月湖公园、世界之窗、海底世界与新河三角洲等旅游景区。
浏阳河流域其他旅游资源:既有浏阳客家文化、烟花节等民俗文化,又有菊花石、烟花等特产。
(二)浏阳河流域旅游产品多样,层次分明,结构比较合理。
1、浏阳河流域旅游产品非常多样。既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周洛风景区、道吾山、浏阳湖、古风洞、天马山、浏阳河风光带、月岛公园、月湖公园以及浏阳河本身等山水生态资源,也有石霜寺、浏阳文庙、马王堆等宗教文化资源;既有胡耀邦故居、谭嗣同纪念馆、黄兴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也有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主题公园;既有成系列的农家乐资源,也有新河三角洲等极具现代都市氛围的资源;既有农业园体验产品,也有高科技产业园的工业游资源。同时,还有世界独一无二的菊花石、名闻遐迩的葛布、烟花等特产,旅游产品非常多样化。
2、浏阳河流域旅游产品层次分明。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围山)1个,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个(谭嗣同故居、黄兴故居),4A以上景区2个,其他级别景区若干,产品层次非常分明。
3、浏阳河流域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合理。既有以大围山为代表的山水生态旅游产品,又有以道吾山、石霜寺、浏阳文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既有以胡耀邦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产品,又有以世界之窗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旅游产品;既有以长沙县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产品,又有以新河三角洲为代表的未来都市生活旅游产品。既适合目的地旅游,又适合都市人的日常休闲,产品结构非常合理。
(三)浏阳河流域具有非比寻常的区位优势与旅游的可到达性,容易形成商圈式的客源地市场。
以浏阳河源头大围山与终点长沙市为轴线的浏阳河流域,因为长沙优越的交通优势,可到达性非常好,并以此可形成四个层次的商圈效应:
其一是通过辐射长、株、潭三个大中型城市,形成第一商圈;其二是通过辐射岳阳、萍乡、井冈山等著名红色旅游景点,直接吸引红色旅游观光者,形成第二商圈;其三是通过辐射武汉与南昌两个人口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形成第三商圈;其四是通过黄花机场与武广快铁的便利,吸引珠三角客人乃至世界客人,形成第四商圈。
(四)浏阳河与浏阳具有很高的认知度,有利于市场推广。
浏阳河以一条革命的河、红色的河而闻名海内外,一首歌就唱了两次(《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浏阳河酒广告的大量投放也将“浏阳河”这三个字推向了全国;在世界各地美丽绽放的浏阳烟花更是让“浏阳”二字名动世界。这些条件都有利于浏阳河流域的旅游开发与市场推广。
(五)浏阳河流域所经的县(市)、区对浏阳河流域的旅游开发有着很强的决心和信心。
浏阳市政府对浏阳河流域的旅游开发决心很大,不但花重金进行了规划,还先后策划了“万人同唱浏阳河”等大型营销活动;长沙县重点推出“长沙县一日游”,在农家乐开发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与财力;芙蓉区对浏阳河风光带进行了反复论证与规划;开福区的世界之窗与海底世界加大了营销力度等。
综上所述,浏阳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可到达性强,知名度高,加上政府与相关经营者的决心很大,很有发展前景。
三、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尽管浏阳河流域旅游资源丰富,政府与相关部门对其旅游开发也非常重视;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由于无规划、重复建设、贱卖资源、低层次营销等种种原因,浏阳河流域的旅游开发相对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与长沙市其他区县的旅游发展步伐,已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并且差距将越来越大。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流域概念与“浏阳河”品牌全面缺席,流域内的旅游开发均停留在原始产品阶段,整个流域的旅游产品至今都处在周边强势旅游目的地的“阴影区”下,无法形成目的地吸引力,市场号召力不强,影响极小。
浏阳河流域旅游资源分散,相对层次较低,没有具有核心市场号召力的景区景点。在这个区域内,最具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产品是“浏阳河”;但由于长沙市缺乏有针对性的整体规划,这一概念在现今的旅游开发中全面缺席,各县市区各干各的,整个流域的旅游产品没有形成整体概念与营销合力。浏阳河除小段用作短期漂流产品开发外,其他河段均未做旅游规划与开发,只起到一条排污沟的作用。
在没有统一规划与包装的前提下,流域内的各县市区与各景区景点,均只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产品定位与市场营销;而这些定位与营销势必处于周边强势景点的“阴影区”下,吸引力不够,无法做大做强。如:大围山景区在定位成一个简单的森林公园与一座山的前提下,对于过境客人而言,就处于张家界的“阴影区”下,对于长株潭的客人而言,就处于岳麓山的“阴影区”下;浏阳的红色旅游在没找到自己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就处于韶山与井冈山的“阴影区”下;芙蓉区浏阳河风光带如果不能进行差异化设计,就处于湘江的“阴影区”下;道吾山如果不能针对自身特点进行包装,就处于沩山的“阴影区”下。
(二)浏阳河流域的旅游发展在湖南旅游整体发展中,逐渐成为一个“盲肠”地带,被甩在了湖南长株潭—湘西黄金旅游线路之外。
长株潭(韶山)—张家界(凤凰)线路即将或已经成为湖南最重要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华天、通程等大集团在宁乡灰汤投入巨资,基本上形成了一条韶山—灰汤—张家界(凤凰)的旅游线路。尽管黄花机场处于浏阳河流域内,但此时的黄花机场只是一个过境站。从旅游角度而言,浏阳河流域已成为这条黄金线路的“盲肠”部分,很不利于发展。
(三)浏阳河流域旅游开发缺乏一个针对“浏阳河流域”概念的整体规划与品牌定位,而局部规划也是各搞各的,经常变化,没有统一的市场营销形象和统一的发展方向,很不利于发展。
浏阳河流域尽管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几个国家级文物和4A以上景区,但没有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唯有对浏阳河流域进行整体包装与运作,才有可能使其成为真正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目前的现状是:浏阳河流域至今缺乏一个整体规划,在各景区景点的定位、产品差异化、线路串联等方面均不明确,无法形成清晰的旅游线路和各具特色、相互映衬的景区景点。各县市区根据各自的想法办事,其规划也随着时间不断更换。1、浏阳市关于自身旅游开发的定位就经常变换,一个口号6年变动了4次。不但游客弄不清楚浏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就连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也莫衷一是,发展方向模糊。2、大围山景区由于与大围山镇、张坊镇在管辖范围上存在冲突,在整体规划上无法整合周边资源,因而也无法真正形成以旅游为中心的有效管理。3、古风洞景区资本实力弱,却在规划或者说是计划中,非常不切实际地列举了很多项目,企图涵盖整个浏阳市乃至长株潭所有景区景点的特色。
(四)资源被贱卖,优良资源被圈地后相关投资却无法兑现,直接造成了规划、开发与营销上的被动。
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如同矿山一样一旦被挖掘就不复存在,旅游景区景点一旦被圈买就不可能另择更好的经营者。在现今资本市场,进入旅游行业投资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但在湖南境内,投资旅游产业却出现了几种非常不好的苗头:一是有资本但不懂旅游的人进入,最终导致开发混乱;二是根本就没资本的,找了个资本的帽子进入,之后不再做后期投入,比如张股集团;三是有资本也有一定的旅游行业经验,但完全以控制资源为目的,进入时承诺投入多少亿,几年之内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进入后根本不再投入资金与人力,而是等待市场做起来后捡现成的收益,比如华天集团。
在浏阳河流域,尤其是浏阳市境内,张股公司先后控制了道吾山、周洛景区等景区景点,石燕湖公司控制了古风洞等资源。张股公司控制资源之后,只是坐等门票与旅游市场发展起来后的景区增值,不花任何费用做营销、推广与硬件建设。石燕湖公司控制古风洞之后,前期很不合适地投入酒店,以致后期经营陷入停顿状态。华天集团在全省范围控资源,却只做短期内能获取最大效益的项目。大围山景区因为国有背景,曾经贷款900万收购东乐园,同时还要负担老林场160多人的工资,包袱沉重,连做起码的市场营销活动的资金都没有,更不用说根据规划进行基础建设。这种种现象,直接影响了流域内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开发与营销。
(五)营销思路不明确,主推点不明显,人群针对不对口,线路不清晰。浏阳河流域旅游主管部门与各景区景点,尤其是浏阳市政府与世界之窗,近几年来花费了一定的资金与精力,进行市场推广,由于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与整体定位,效果很是一般。
1、浏阳市政府举办的花炮节,在为花炮产业做推广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为旅游做推广;但旅游并未能在其中找到很好的结合点,花炮节的效益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2、浏阳河流域的旅游推广至今仍未找到自己准确的人群定位,在长沙休闲人群、长株潭城市人群、国内过境游客、国外过境游客等人群中徘徊,很是被动地跟随省市旅游局在各个层次的旅游推介会上推介旅游资源;在旅行社团队游客、自驾自助游客之间,如何进行营销重点的转移上,定位不准。
3、浏阳河流域旅游资源的线路整合至今仍不清晰,不管是旅行社还是自驾自助游客,均不清楚如何对这个流域进行旅游景点串联。大围山等景区曾经试行过串联与联票制度,但终因为协调工作量太大而不得不放弃。
(六)旅游产品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旅游管理仍待加强,不少尚未成熟的产业之间就存在恶性竞争的倾向。
在浏阳河流域旅游产品开发上,本应统一规划,尽量保证产品的差异化与各景区景点的良好发展环境。但由于管理的多头性,很多产品被进行同质化开发。
1、在浏阳市境内,仅仅夏季漂流产品,就多达八个,大家相互打价格战,既降低了服务品质,又影响了品牌声誉。
2、在土特产经营上,大围山被分成三块。景区内有销售点,景区外有购物点,而景区内外都有提篮子的,三块之间相互压价销售,造成产品利润单薄,正规运营企业生存艰难。
四、关于浏阳河流域旅游开发的建议
(一)品牌定位——世界上最精彩的河
1、产业定位:在浏阳河流域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应该将旅游作为龙头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树立“旅游是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保护与开发”的观念。作为长沙市的一条饮用水源,浏阳河流域最重要的是保护,其次才是开发;而开发必须定位为无污染的开发,旅游则是一种最理想的无污染产业。所以,浏阳河流域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以旅游开发为龙头,全面带动。
2、资源定位:民俗的河、文化的河、生态的河、精彩的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的水大有文章可做。相对于湘江“母亲河之水”的定位,梅溪湖“东方威尼斯的都市之水”的定位,靖港“古城与战船帆影之水”的定位,浏阳河是一条民俗与文化共存、生态与精彩齐飞的水。
3、品牌定位:浏阳河是一条流动的河,其流域的旅游开发,必须以河为核心,进行“浏阳河流域”概念的整体规划。以浏水九弯为主题,打造九个特色各异的景区景点,着力打造一条“民俗的河、文化的河、红色的河、生态的河、精彩的河”,最终打造出一条“世界上最精彩的河”。
浏阳河是这片土地的魂,也是这片土地旅游开发的主线。唯有浏阳河,才能串联起分布在沿河222公里长、3211平方公里流域范围内的景区景点。针对“浏阳河流域”概念,全面挖掘浏阳河特有的文化底蕴,以河为核心进行规划与开发:河是主线,各景区景点是色彩各异的珍珠,通过整体规划,打造出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项链。
4、产品定位:针对浏水九弯的特点,选择在九个典型的弯道上,打造九大经典景区景点。
A、在浏阳河源头大围山打造一个生态地质园区;
B、在古港弯道处打造一个红色文化园区;
C、在浏阳市弯道处打造一个烟花主题公园,以节日为主题规划建设,形成一个世界性旅游目的地;
D、在普迹弯道处打造一个客家文化园区;
E、在柏加弯道处打造一个花木•花事•花季休闲园区;
F、在榔梨弯道处打造一个宗教文化园区;
G、在芙蓉区弯道处打造一个以马王堆为核心的古汉大楚风情园区;
H、在月湖公园弯道处打造一个以世界之窗、海底世界为核心的针对青少年的现代主题公园园区;
I、在浏阳河入江口新河三角洲处打造一个以两馆一厅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园区,两馆一厅的开张日应该做一场“浏阳河之夜”的主题音乐会。
5、游道与基础建设定位:
(1)打造一条黄金水上游道与陆上旅道,保证游客既能在水上体验“世界上最精彩的河”的独特魅力,也可以车代步,游览流域内不同的景区景点。
(2)适时分步打通浏阳河流域与黄花机场、武广快铁的交通,打通与井冈山、韶山的交通,打通与南昌、武汉的交通。
(3)沿河开发,可以虚做,也可以实做;可以轻做,也可以重做。虚做的地方只需要修饰整治,花费不高;重做的地方如九道弯等,可以浓墨重彩去打造。整个河由此连成一条线,所有的景点都是沿河的一台台戏。
(二)统筹规划——由长沙市政府统筹规划,同时发挥各县市区的优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尽可能避免重复规划和建设。
浏阳河流域是一个单体旅游资源丰富、但非常分散、没有核心与强势旅游目的地资源的流域。如果单个开发前景很难预料,唯有统筹规划、整合品牌、统一包装,才有可能做大做强。所以,我们建议由长沙市政府统筹规划,同时发挥各县市区的积极性,按规划建设,按规划办事,避免重复建设与规划,避免恶性竞争与内耗。
(三)走市场化道路——政府要尊重市场规律,给予规划、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浏阳河流域旅游发展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明显,但要按照先进理念的规划来实施,建设规模和所需资金都很大。这需要政府尊重市场规律,给予规划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给予一定的配套资金支持。
(四)资源整合——对流域内资源进行整合,对于已经市场化没有办法收回的,要在做好规划的同时逐步规范。
按照规划对流域内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对于已经被圈卖的资源,一是根据合同严格要求,尽量收回;二是以规划带规范,将这批景区景点带上规范。
(五)在保护中开发——做好规划后,要分期分批实施,不要蜂拥而上,以免造成更大地破坏。
政府在统一规划出台之后,要将各分区规划和分段建设一一列出实施时间表和目标责任县市区,按计划动工,边建设边盈利,边建设边营销。
(六)加强项目策划——规划与策划要请本地专业人士参与,并就单个项目进行详细的策划。
旅游产业需要先策划再规划。在策划与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本土特色与产品差异化的打造。这就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本地专家与相关机构的意见;而不是简单地请一些外地专家来做一些全世界都能通用的文本,无法针对长沙的特殊性和本土性,做出真正适用于长沙的地方特色。
每单个项目均需要在统一规划下进行精心策划。比如:芙蓉区浏阳河风光带被策划为古汉大楚风情园,这需要结合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现代都市生活的要求,在产品开发、营销活动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