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只有长度,更有厚度。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能把握生命的厚度。
——题记
放弃“铁饭碗”,毅然回乡创业;历经挫折,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热心公益,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参政议政,积极履职彰显党派风采……
“非比寻常”的求学经历,“传奇励志”的创业故事,“精准发声”的参政议政,让他成为当地的“网红”!
他,就是宁乡市政协委员、民进宁乡市工委教育支部宣传委员、一名70后研究生大叔、宁乡市双凫铺镇天润幼儿园园长刘建良。
丢掉“铁饭碗”,毅然回到家乡创业
1977年,刘建良出生于双凫铺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刻苦的他,从宁乡五中毕业后考入长沙学院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宁乡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聘考试,光荣地成为了一位人民教师,并先后在双凫铺镇中学、宁乡五中担任语文老师。
在宁乡五中工作和学习的时光里,刘建良遇到了一些教学上困惑和难题,并始终在思考如何将这些问题予以解决。为了使自己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更好地得到解决,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刘建良一边工作,一边发奋考研,决心通过进一步深造,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通过努力学习,刘建良终于考取了西华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在这里,他虚心请教、潜心钻研,求学生涯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却使他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他认真钻研,努力学习,先后在各类国家刊物发表论文5篇,毕业答辩论文获得优秀。
研究生毕业后,刘建良进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份既稳定,待遇又好的工作,然而一年后,刘建良却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举动:辞职。“我读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而是希望获得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既然我已经较好地学到了这些思想和方法,我就应该将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2012年,刘建良毅然回到家乡双凫铺镇创办了宁乡市天润幼儿园。
历经挫折,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一己之力,虽然不能改变社会,但至少能改变一群人。3至6岁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不去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引导,就可能会造成终身遗憾。”刘建良说,他希望通过创办这所幼儿园,让乡里娃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大城市幼儿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至此,刘建良成为了宁乡首个返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幼儿园园长,也是教学履历最丰富的园长之一。
“最开始只招到了2个幼儿。”万事开头难,创办幼儿园不仅需要足够的资金,而且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汗水。然而,刘建良却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和家人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刘建良利用生平所学,重点抓教研课改。他建立了“以直观形式呈现课程,以儿童心理参与课程,以游戏形式组织课程”的独特育人理念,做到活动育人、环境育人、音乐育人,秉持天性,润物无声。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刘建良的幼儿园影响力在当地越来越大,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和欢迎,目前有教职工近20人,幼儿近200名,成为了长沙市二级普惠性幼儿园、宁乡市素质教育先进园、宁乡市平安学校,并且连续十年获评“宁乡市优秀幼儿园”。
热衷公益,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出身贫寒的刘建良,一直以来热衷公益事业,希望尽己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了更好地服务家乡、回报社会,2018年6月,他与妻子一道在宁乡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了宁乡市壹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致力于关注儿童、扶助弱势群体等工作。中心自成立至今,已投入10余万元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受益儿童达3000余人。
“春蕾行动——幼儿素质教育提升”“烛光行动——关爱留守儿童”“平安小课堂——服务学生安全”……一个个公益项目,刘建良总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亲力亲为,全力参与。
“儿童是自然灾害中最为弱势的群体,针对儿童开展减灾教育,可以直接帮助儿童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刘建良说,《壹基金平安小课堂》公益项目通过为专职教师配备减灾盒子,通过参与式减灾课程教育和减灾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的安全意识和水平,受到了各大学校的热烈欢迎。
“现在我们正在和湖南省人人公益发展中心一起开展‘温暖湘里娃——童新屋’困境儿童关爱项目,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儿童陪伴等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走出生活阴影,建设美好家园。”刘建良介绍,活动开展以来,宁乡市已有40户家庭获得关爱,“如果有困难家庭需要帮助,可以随时与我联系。”2022年,他不忘初心,服务社会,对回龙山村失独家庭进行帮扶,为宁乡市防溺水工程进行了捐赠。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以己所学,造福家乡。”刘建良一直是用心、用情怀在办教育,获得1元钱收益,会投入2元钱甚至更多来改善办学条件,“创办幼儿园绝对不是为了图名图利,而是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成长。”
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积极有为
在2024年1月召开的宁乡市政协二届四次大会上, 刘建良的提案《关于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的建议》获得优秀提案,同时,他撰写的社情民意《关于规范健身教练管理的建议》被长沙市政协采纳,《乡镇网线乱象亟需治理》被宁乡市政协采纳。这,只是他参政议政的一个缩影。
刘建良2018年加入民进,在了解接触到社情民意的相关工作之后,2019年,意气风发的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了《关于规范小学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建议》,出道即巅峰,这篇社情民意由于调查详细,切中幼儿教学的时弊,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被湖南省政协予以采纳。4年之后的2022年,湖南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的通知》文件,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这是加入民进后写的第一篇稿子,没想到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我真的感到自豪和骄傲。”刘建良说,心怀天心,心忧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传统,自己很庆幸加入民进,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利用自己学识渊博,接触基层的有利条件,撰写了《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培训体系,解决农村幼师专业水平低短板问题》《乡村体育器材管理应规范》《遏制学术造假,加快建立全国中小学论文数据库的建议》等社情民意,其中在2019年到2020年就有30篇之多。2019年,除了《关于规范小学起始年级零点教学,遏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建议》被省政协采纳外,他撰写的《农村建幼儿园需防止可能引发的“空园”现象》还被民进中央采纳,一举实现了建言资政的“开门红”。2020年,刘建良撰写社情民意21条,微建议——农村用电“有电无力”刊载省政协“力量湖南”,《疫情影响下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困境亟待解决》被中共长沙市委统战部采纳,《掌声从抗疫声中响起》刊载于《长沙民进》会刊。
2022年,宁乡出台了《宁乡市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五条措施》,为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助推粮食生产,宁乡市政协组织开展“粮食生产”专项监督。刘建良关注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写了《推进新型农业合作化,稳定粮食增长》的社情民意,参加了宁乡市政协“民以食为天”的现场直播活动和双凫铺镇的粮食生产专项督查座谈会,并以委员代表身份就粮食生产现场建言,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中贡献民进力量。作为一名民进会员、政协委员,刘建良立足群众,当好政府参谋的同时,还当好了群众的代言人。2022年,他关注宁乡市农村教育,关注宁乡市学校的布局,分别提交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一乡镇建设好一精品中小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人口增长》的提案,有力推动了宁乡市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用心关注房屋安全问题,写下了《自建房检测宜因城施策》的社情民意信息,在注重安全的同时,关注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增加群众的负担;关注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撰写了《优化检查,减轻基层负担过重的建议》《宁乡市机关行政单位宜完善本单位信息公示,优化群众办事》《双凫铺镇社区邱家组群众盼治理好水患》《宁横路双凫铺段,公路两边银杏树急需浇水》《备好新冠药品包,应对疫情新变化》等建议,有力回应了群众呼声,化解了社会矛盾,推动了问题的解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2022年,他被评为湖南省政协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当选为民进湖南省委会九大代表。
在积极撰写社情民意的同时,刘建良还为民发声,展示了一个民进会员和政协委员的担当和作为。“打开电灯,灯光昏暗;炎热的夏天,电风扇运转无风;冰冷的冬天,电饭煲煮饭难熟……”宁乡市喻家坳乡涌泉山村变压器运行多年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尤其是在用电量比较大的夏冬两季,电压低、电能输出不足,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刘建良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在湖南省政协云“微建议”栏目提交了《宁乡市喻家坳乡涌泉山村200多户村民反映“有电无力”,急盼电压器更换》的微建议。他提出,该村已向上级呼吁多年,急盼能早日解决问题。在他的助推下,该村电力问题迎刃而解。“近年来双凫铺镇城镇化的发展,加上水渠年久失修,致使双凫铺镇邱家组处水渠排水不畅。只要下大雨,水渠里的水就往外翻,致使水渠两岸一片汪洋,两岸农作物受损,水塘里的鱼往外跑。”2023年,针对当地群众反映的这一苦不堪言、急盼政府早日治理的水患问题。刘建良听取群众呼声,实地走访调查,提出了相关建议,并被当地政府采纳,经过他的多次协调,水渠修好了,水患治好了,群众高兴了。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生命线,加入民进,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刘建良说,参政议政的经历增加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使他深深感受到了人生不但要有长度,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和厚度。未来,道远且长,但刘建良表示将初心不改,砥砺前行。“有了民进的加持,我相信自己的事业会更加出彩,生活会更加精彩。”
(作者杨柏松系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民进宁乡市工委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