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斌,男,长沙民进会员,开福区政协委员,湖南仁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锋》杂志社湖南工作部办公室主任,民进长沙市委会特邀信息员、社会法制委员会委员。
作为一名民进会员、政协委员,我始终坚守为民发声的初心不变、帮民解忧的本职不忘、为民服务的热情不减,以昂扬斗志深入基层,扎实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先后有2篇被全国政协采纳,1篇被民进中央采纳,1篇被省政协采纳,1篇被市政协采纳,8篇经民进市委会审核上报至省、市政协。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荣获市政协“社情民意先进个人”、开福区政协“十佳委员”。荣誉属于过去,未来还需努力,很多会员私下与我沟通,询问我是如何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与大家共勉。
首先,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这不是唱高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要牺牲业余时间,要付出机会成本,要挤出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时间深入调研,如果没有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没有人会去做这件事的。人们看到的是我一年有几篇被全国政协采用,看不到的是我一年有上10篇报上去以后都石沉大海,没有久久为功、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执着,常常就会半途而废,无法实现自我的超越。
其次,要明确写作目的。一条好的信息, 必然是上级所急需的 (比如修法、修规之前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各界所期盼同时又是政府很想做的 (或很想做, 但又有所顾虑) ;民众所呼吁的 (众情急盼) ;可供决策参考的 (充实完善, 避免失误) ;值得忧患的 (提醒反思, 提供镜鉴) 等等。明确了写作目的,才能做到靶向施策,反映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都围绕这个目的进行,真正做到参到点子上,议到关键处,挠到领导的“痒处”,说到领导的心坎上。
三是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及时判断所发现的现象、事件是否有写作价值。尤其很多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 今是明非, 因而要对信息及时进行归纳分析, 去粗取精, 所提意见建议应切中时弊, 可操作性强, 这样才能较好地被相关部门吸纳并落实。就我个人体会, 写信息的主要选题是:国家、省、市有关大政方针征求意见、现行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还有国家法律、部门法、地方与部门法规需要修订的部分。比如编写国家标准与实施等, 其中必然有许多问题亟待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遇到这种情况时, 一般会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而此时来自专业人士的意见就显得尤为需要, 一旦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 自然容易获得采纳。
四是要具备写的能力、驾驭写的技巧。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还要善于选好角度,找好切口,做到“写其所为、写其所缺、写其所忧、写其所需、写其所用”。社情民意也包括部分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众所周知, 但往往难以有效遏制, 如普遍存在的信息诈骗、虚假广告、食品安全等等。这些都要与时俱进地提出新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包罗万象,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了解包括文化、历史、政策、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总之一句话, 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五是要做好结合文章。要善于从熟悉的本职工作中捕捉社情民意信息的点子,从政协履职活动中发现思想碰撞的火花,从街头巷尾的议论中捕捉思想的闪光点。要处理好本职工作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关系,实现二者相互相成、相互促进。
六是要勤于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灵光乍现的金点子,稍纵即逝,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就丧失了报送的机会。我坚持把工作、生活、委员履职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选题或者是好的观点,及时用笔记下来,做成题库以备用,等有时间了再静下心来认真梳理。
七是要反复打磨。信息不在多,而在精。如果不是时效性很强的信息,我写好后常常要放一放,过段时间再来看的时候,又有新的思考,发现了新的不足,这样经过几个来回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甚至是推倒重来,自己满意了,再予以上报。
喊破嗓子不如迈开膀子,只要做有心人,勤于思考、勤于调研、勤于动笔,好的社情民意信息就会水到渠成。